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人生历程 > 正文

孔子真的只“知礼”而“无勇”吗?

来源:会员投稿 发布时间:2020-04

  孔子在夹谷会盟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,为鲁国和鲁君争得了尊严。谁还会说孔子只“知礼”而“无勇”呢!谁还会说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呢?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知礼义的君子,他一生极谨慎地谈论勇力,叛乱,怪异和神鬼;也非常谨慎地对待斋戒,战争和疾 孔子在夹谷会盟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,为鲁国和鲁君争得了尊严。谁还会说孔子只“知礼”而“无勇”呢!谁还会说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呢?

 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知礼义的君子,他一生极谨慎地谈论勇力,叛乱,怪异和神鬼;也非常谨慎地对待斋戒,战争和疾病。他毕其一生精力主张仁政德治,反对诸侯之间争雄称霸,企图以一己之力恢复周礼去挽救四分五裂的天下,这是他的宏伟理想远大抱负。但他的这个伟大理想最终成了他的乌托邦。 开心小区,欢迎转载!

  卫灵公曾经问过孔子军旅之事,孔子回答说:他只懂得祭祀,不懂得军事。   达巷那个地方有人说孔子“博学而无所成名”。孔子听到这句话后对他的弟子们说:我哪一点做得好呢?是御马吗?是射箭吗?我还是御马吧。   子贡问孔子,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,需要哪几条呢?孔子说:足兵,足食,民信之矣。子贡又问老师:“如果没法具备这三样必须去掉一条,哪条可以先去掉呢?”孔夫子说:"去兵吧!可以不打仗,但是人总得吃饭“子贡还不甘心又追问道:”如果两条都满足不了,那末再去那一条呢?“孔夫子很严肃的告诉子贡说:去食!人无非一死。   作为一个政治家,孔子给人的印象智谋和勇气似乎稍逊一些。   那么,孔子真的只是一个“知礼而无勇”谦谦君子般的文弱教书先生吗?   读司马迁在《史记。孔子世家》中齐鲁夹谷会盟一段,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(类似掌管全国公安、司法的行政长官)时,协助鲁定公参加与强邻齐国在“夹谷”(今山东省莱芜县境内)签订盟约之事。那个感觉就是:要好好擦擦眼镜。   夹谷会盟尽显英雄本色夹谷会盟的起因是这样的。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,孔子在鲁国任中都(今山东省汶上县西)长官,治理一年卓有政绩,四方都效仿他的治理方法。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,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,由小司空升大司寇,摄相事,使鲁国渐渐变得强大起来。   齐大夫黎锄向齐景公进言:“鲁任用孔丘,鲁国正在变得强大起来,照此看来会危及齐国的。”齐景公也忧虑起来,想法要抑制鲁国的强大。派使者出使鲁国,商量在夹谷山会盟缔结两国和好。   鲁定公没有多想,备好车辆随从准备去赴约。定公让孔子随同前往,担任盟会时鲁国的相礼(司仪)。   孔子对定公说:“我听说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,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配合。从前侯出了自己的疆界,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。请求您安排左、右司马一起去。”孔子认为,鲁国与齐国相比是小国,况且齐国侵占了鲁国的土地,参加这样的盟会必须小心。请求派左司马乐颀,右司马申句须,率精兵车500乘护驾前行,届时伏兵于夹谷隐蔽之处,以备不测。这就是孔子所说的“有文事者必有武备,有武事者必有文备”。

精彩推荐